News

新闻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

机加工产品发黑、粘刀受切削液影响吗

时间 : 2025-09-19    作者 :

  机加工产品发黑、粘刀问题与切削液的选择和使用密切相关,切削液的性能直接影响切削热、润滑效果和排屑能力。

  

  一、切削液对发黑、粘刀的影响机制
 

  1、润滑不足

  切削液润滑性差 → 刀具与工件摩擦增大 → 高温氧化(发黑)和材料粘附(粘刀)。

  典型表现:加工不锈钢/钛合金时表面出现蓝黑色氧化膜,铝合金切屑熔焊在刀具上。

  

  2、冷却不足

  切削液冷却能力不足 → 切削区温度过高 → 材料软化粘刀,加速氧化发黑。

  典型表现:高温导致铝合金切屑粘结成块,不锈钢表面出现淬火色。

  

  3、极压性不足

  加工高硬度或高韧性材料时,切削液缺乏极压添加剂(如硫、氯)→ 边界润滑失效 → 粘刀加剧。

  

  4、浓度或流量不当

  浓度过低(如乳化液<5%)→ 润滑/防锈性能下降;流量不足 → 切削区无法有效冷却和冲屑。

 

  二、切削液优化方案

  

  1、按材料选择切削液类型

  2、调整切削液参数

  浓度控制

  乳化液:不锈钢加工建议8%~12%,铝合金5%~8%。

  定期用折光仪检测,避免稀释或浓缩。
 

  流量与喷射

  确保切削液覆盖切削区(如内冷刀具优先选用高压冷却)。

  深孔加工时增加流量(>20L/min)。

  

  3、细菌和霉菌滋生

  极压添加剂

  加工难切削材料时,添加含硫/氯的极压剂(如硫化脂肪酸)。
 

  防粘剂

  铝合金加工可添加少量煤油或非活性极压剂。

  

  4、腐蚀问题

  定期更换

  乳化液每3~6个月更换,避免微生物污染导致性能下降。
 

  过滤清洁

  安装磁性分离器或离心机,去除金属屑和杂质(防止划伤工件表面)。

  

  三、与其他因素的协同优化

 

  1、配合刀具改进

  使用涂层刀具(如TiAlN、DLC)减少对切削液的依赖。

  增大刀具前角(如铝合金加工前角≥15°)降低切削力。

  

  2、工艺调整

  降低切削速度(不锈钢Vc≤60m/min)减少热量积累。

  提高进给量(f≥0.1mm/r)促进断屑,避免切屑粘刀。

  

  四、典型案例分析
 

  1、问题:铝合金钻孔后孔壁发黑且粘刀。

  原因:切削液为普通乳化液,润滑性不足且浓度仅3%。

  解决:更换为铝合金专用切削液(含酯类润滑剂),浓度调至8%,增加内冷压力。
 

  2、问题:不锈钢车削时切屑粘附在刀尖。

  原因:切削液极压性不足,流量偏低。

  解决:改用含硫极压乳化液,浓度10%,外冷流量提升至15L/min。

  

  五、总结
 

  切削液对机加工发黑、粘刀问题有直接影响,需根据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类型,并确保浓度、流量和添加剂配置合理。同时需与刀具、工艺参数协同优化,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定期维护切削液系统(如过滤、杀菌)是长期稳定加工的关键。